学院快讯
/News
更多>>
刘礼堂
作者: 来源:下注平台·(中国)官方网站 点击量: 发布日期:2021-12-28

个人简介

刘礼堂,男,1963年10月生,湖北大悟人,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,博士研究生学历,历史学博士,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现为下注平台·(中国)官方网站考古系教师,社会兼职有: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特聘专家,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,湖北省人民政府、武汉市人民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,湖北省新时代考古学建设共同体理事会秘书长,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院长,武汉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,武汉大学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。大学毕业留校后一直从事高等教育管理与研究,同时在隋唐文化史研究领域有所涉猎。已出版隋唐文化史方面的专著2部,主编4部,译著1部,参编著作5部;在《历史研究》《文学遗产》《人民日报》《光明日报》等重要报刊、杂志发表论文百余篇,多项成果被《新华文摘》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》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》等报刊全文转载或论点摘要、新论集萃、篇目辑览。

科研状况

一、著作(参撰)

1、《思悟集》,独著,40万字,商务印书馆2021年版。

2、《中华茶文化概论》,主编,35万字,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。

3、《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(二)》,主编,52万字,武汉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。

4、《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》,主编,60万字,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。

5、《爱默生超验主义思想》,合译,23万字,崇文书局2007年版。

6、《探索集》,主编,18万字,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。

7、《问径集》,独撰,24万字,湖北人民出版2005年版。

8、《理论研究与实践》,撰写1万字,武汉大学出版社,1998年版。

9、《资政史鉴》,萧致治主编,撰写10万字,人民出版社,1997年版。

10、《楚俗研究》,撰写《楚国饮食文化》,撰写1万字,湖北美术出版社,1995年版。

11、《外戚传》,朱雷主编,独撰1万字,河南人民出版社,1992年版。

12、《中国税收通史》,合著,独撰12万字,光明日报出版社,1991年版。

二、历史类论文

1、《推进古籍研究 赓续长江文化》,《光明日报》2023年10月30日。

2、《深刻领悟中华文明的连续性》,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2023年9月26日。

3、《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》,《人民日报》2023年7月18日。

4、《“拟男”、“胡风”与佛道:唐代女性日常生活的三重坐标及其文化意蕴》,《江汉论坛》2023年第6期,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·魏晋南北朝隋唐史》2023年第5期全文转载。

5、《走好新时代文化生态整体性保护之路》,《光明日报》2023年2月22日。

6、《青藏茶马古道视域下的陇西走廊民族关系探究》,《江汉论坛》2022年第10期。《新华文摘》网络版2023年第1期全文转载、论点摘编,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》2023年第1期全文转载,同时被“边疆时空”公众号推送。

7、《西南茶马古道: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千年回响》,《光明日报》2022年10月10日。

8、《“一带一路”视野下西南茶马古道研究:回顾、反思与展望》,载《武汉大学学报》2022年第3期。《新华文摘》2022年第14期、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2022年第7期全文转载,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》2022年第4期部分转载。

9、《唐代竞技文化的军事特征及尚武精神探析》,载《人文论丛》2021年第一辑。

10、《西南茶马古道:中外交流的桥梁与纽带》,载《光明日报》2021年10月4日。

11、《唐宋时期长江流域节日文化的源流、类型与主要特质》,载《江汉论坛》2021年第5期,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·魏晋南北朝隋唐史》2021年第5期全文转载。

12、《西南茶马古道:汉藏交融的千年大通道》,载《光明日报》2021年1月25日。

13、《唐代女性竞技文化探析》,载《湖北社会科学》2021年第1期。

14、《清代茶叶贸易视野下的中英关系——以贸易博弈为中心的考察》,载《人文论丛》2020年第1辑。

15、《论意思.意义与意象——兼论“诗本体”》,载《江汉论坛》2020年第3期。

16、《唐代长江流域的茶叶种植与饮茶习俗》,载《江汉论坛》2019年第11期,《新华文摘》2020年第3期全文转载,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·魏晋南北朝隋唐史》2020年第1期全文转载。

17、《论日本奈良平城京对唐代“长安都城文化”的吸收和继承》,载《人文论丛》2019年第1辑(总第31卷)。

18、《黄侃手批(尔雅义疏)》所见“相反为训”,载《人文论丛》2018年第1辑(总第29卷)。

19、《日本奈良时代对唐朝长安佛教建筑文化的吸收》,载《江汉论坛》2018年第6期。

20、《试论唐代南方少数民族对长江中游的经济开发》,载《江汉论坛》2018年第2期。

21、《云南丙中洛乡多元宗教的碰撞与融合——以基督教为例》,载《红河学院学报》2018年第1期。

22、《信息不对称与近代华茶国际贸易的衰落》,载《历史研究》2016年第1期。

23、《基于需求视角的中华茶技艺保护传承研究》,载《武汉大学学报(人文科学版)》2016年第2期。

24、《中国古代岁时民俗文献研究》,载《武汉大学学报(人文科学版)》2014年第3期。

25、《宋代笔记及类书中的岁时民俗研究》,载《江汉论坛》2014年第11期。

26、《人文重镇形成的文化生态》,载《江汉论坛》2013年第3期。

27、《唐代茶叶及茶文化域外传播考》,载《武汉大学学报》2013年第3期,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2013年第11期全文转载。

28、《茗菜与苔菜考辨----兼谈茶事之起源》,载《中国矿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2013年第1期。

29、《鄂东文化的人类学考察》,载《武汉大学学报(人文科学版)》2012年第1期。

30、《唐代的寡妇葬夫与迁葬夫族》,载《江汉论坛》2011年第7期。

31、《采铜于山,沾溉学林》,载《光明日报》(国学版)2010年3月22日。

32、《唐代长江上中游地区服饰文化考》,载《武汉大学学报(人文科学版)》2009年第3期。

33、《唐代长江上中游地区的饮食文化》,载《江汉论坛》2009年第6期。

34、《唐代长江上中游地区的岁时节令》,载《武汉大学学报(人文科学版)》2008年第6期。

35、《受命不迁 深固难徒》,载《求是(副刊)》2007年第19期。

36、《唐代长江上中游地区的社会环境》,载《武汉大学学报(人文科学版)》2007年第4期。

37、《唐代长江上中游地区的生态环境文化》,载《江汉论坛》2007年第4期。

38、《阳春集序作者陈世修小考》,载《文学遗产》2007年第4期。

39、《唐代长江上中游地区的民间道教信仰》,载《武汉大学学报(人文科学版)》2006年第6期。

40、《唐代长江流域民俗文化散议〈中英文〉》,载《圣彼德堡大学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25周年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》,圣彼德堡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。

41、《唐代长江上中游地区的民间佛教信仰》,载《武汉大学学报》(人文科学版)2005年第4期。

42、《论唐代长江上中游地区的饮茶风习》,载《江汉论坛》2005年第2期。

43、《试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农业税》,载《武汉大学学报(人文科学版)》2003年第1期。

44、《唐代长江流域“信巫鬼、重淫祀”习俗考》,载《武汉大学学报》(人文科学版)2001年第5期。

45、《唐代长江流域民俗文化散论》,载《武汉大学学报》(人文科学版)2000年第5期。

46、《简论秦国的人才开发》,载《武汉大学学报》(哲学社会科学版)1999年第4期。

47、《试论邓小平的教育思想》,载《武汉大学学报》(哲学社会科学版)1997年第1期。

48、《毛泽东成人教育思想初探》,载《武汉大学学报》(哲学社会科学版)1995年第5期,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》1995年第6期全文转载。

49、《楚国历史文化与南方都市续篇》,载《武汉大学学报》(哲学社会科学版)1994年第6期。

50、《楚国历史文化与南方都市》,载《武汉大学学报》(社会科学版)1993年第3期。

51、《试论楚对异族文化的吸收》,载《荆州师专学报》(哲学社会科学版)1988年第4期。

三、考古类论文

1、《浅析西汉时期荆州地区的人物木俑》,载《江汉考古》2023年第5期。

2、《宋代宫廷茶文化探究》,载《农业考古》2023年第5期。

3、《从新石器考古学文化看长江中游地区的原始宗教》,载《江汉考古》2022年第1期。

4、《中华茶文化的源流、概念界定与主要特质》,载《农业考古》2020年第5期,《新华文摘》2021年第2期全文转载,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·历史文摘》2021年第1期转载。

5、《唐代赣江流域丧葬习俗考》,载《江汉考古》2020年第5期。

6、《<尔雅·释诂>校勘四则》,载《语言研究》2019年第2期。

7、《唐代峡江地区“借室为墓”葬俗试析》,载《江汉考古》2019年第1期。

8、《古丝绸之路河西走廊语言服务状况考》,载《江汉考古》2018年第2期。

9、《浅析鄂西北地区“楚长城”遗迹》,载《江汉考古》2016年第6期。

10、《旧石器时代中国南方砾石工业初探》,载《武汉大学学报(人文科学版)》2010年第5。

11、《新石器时代湖北地区的科学技术》,载《炎黄文化研究》2001年第8期。

12、《从〈唐代墓志汇编〉窥探唐代安史之乱后北人的南迁》,载《江汉考古》2001年第4期。

13、《关于周昭王南征江汉地区有关问题的探讨》,载《江汉考古》2000年第3期。

14、《炎帝神农氏生地揭秘》,载《中南民族学院学报》(人文社会科学版)2000年第3期。

15、《炎帝神农与中华文明》,载《炎黄文化研究》1999年第6期。

16、《炎帝·神农氏·烈山氏的分合因由》,载《中南民族学院学报》(哲学社会科学版)1999年第4期。

17、《扬越地望考》,载《武汉大学学报》(社会科学版)1990年第3期。

18、《随州出土豫南古国铜器考述》,载《信阳师范学院学报》(哲学社会科学版)1986年第2期。

四、党史类

1、《湖北:铁血土地、英雄儿女》,《荆楚文化》2021年第2期。

2、《刘华清:大别山走出来的中国“航母之父”》,《荆楚文化》2022年第2期。

3、《武汉:新民主主义革命的“赤都”》,《楚天主人》2022年第5期。

4、《从武大走出来的元帅:罗荣桓早期在湖北的革命足迹》,《荆楚文化》2022年第3期。

5、《徐向前元帅:鏖战鄂豫皖》,《楚天主人》2022年第9期。

6、《贺龙元帅: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色征程》,《荆楚文化》2022年第4期。

7、《西柏坡:新中国从这里走来》,《楚天主人》2023年第1期。

8、《刘伯承元帅:千里跃进大别山》,《荆楚文化》2023年第1期。

9、《铁血军魂:叶挺将军在湖北》,《楚天主人》2023年第3期。

10、《延安:中国革命的圣地》,《楚天主人》,2023年第9期。

11、《中流砥柱:八路军抗战经典战例》,《荆楚文化》2023年第4期。

五、报刊媒体类

1、《长江流域文明古籍版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利文化条件》,中国社会科学网,2023年11月27日。

2、《推进古籍研究 赓续长江文化》,《光明日报》2023年10月30日。

3、《深刻领悟中华文明的连续性》,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2023年9月26日。

4、《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》,《人民日报》2023年7月18日。

5、《坚持唯物史观 传承中华思想文明》,《天津日报》2023年6月26日。

6、《青史斑斑|茶香飘万里——专访武汉大学茶文化研究中心刘礼堂教授》,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,2023年4月30日。

7、《茶香飘万里——专访武汉大学茶文化研究中心刘礼堂教授》,《中国纪检监察报》,2023年4月28日。

8、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因素——专访下注平台·(中国)官方网站党委书记、教授、长江文明考古》,《滨城时报》2023年3月20日。

9、《利用茶文化遗产丰富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体系建设》,中国社会科学网,2023年2月24日。

10、《走好新时代文化生态整体性保护之路》,《光明日报》2023年2月22日。

11、《长江流域青铜文明异彩纷呈——访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院长刘礼堂》,中国社会科学网,2023年2月16日。

12、《中国茶技艺习俗蕴含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》,《民族画报》,2023年第1期。

13、《中国茶技艺习俗蕴含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——访武汉大学茶文化研究中心教授、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院长刘礼堂》,中国社会科学网,2022年12月9日。

14、《沿着长江,探源璀璨文明》,《光明日报》,2022年12月5日。

15、《茶与茶文化是文化交流的纽带》,《湖北日报》,2022年12月1日。

16、《挖掘灌溉文明中蕴藏的中国智慧——访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院长刘礼堂》,中国社会科学网,2022年11月25日。

17、《西南茶马古道: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千年回响》,《光明日报》2022年10月10日。

18、《多元一体的中国玉文化》,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,2022年9月9日。

19、《建立中国话语体系的重要一步》,《长江日报》,2022年6月20日。

20、《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原创性贡献》,中国社会科学网,2021年10月16日。

21、《长江流域玉文明体现中华玉文明多样性》,中国社会科学网,2021年10月11日。

22、《西南茶马古道:中外交流的桥梁与纽带》,载《光明日报》2021年10月4日。

23、《长江流域是我国古丝绸文明的重要发源地》,中国社会科学网,2021年8月6日。

24、《让长江文明研究薪火相传》,《光明智库》,2021年7月20日。

25、《长江流域饮茶习俗及其对外传播》,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,2021年5月28日。

26、《长江流域是稻作农业的重要起源地》,中国社会科学网,2021年5月28日。

27、《茶马古道:一条民族交融之道》,《中国纪检监察报》,2021年5月21日。

28、《西南茶马古道:汉藏交融的千年大通道》,载《光明日报》2021年1月25日。

29、《采铜于山,沾溉学林》,载《光明日报》(国学版)2010年3月22日。

六、散文类

1、《西雅图,一杯星巴克》,载《写作》2008年第2期。

2、《巴基斯坦花车》,载《写作》2007年第8期。

3、《洛杉矶纪行》,载《写作》2007年第3期。

4、《拉合尔纪行》,载《写作》2006年第10期。

七、成果转载、获奖情况

1、《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》,《人民日报》2023年7月18日。转载见附表:

2、《“一带一路”视野下西南茶马古道研究:回顾、反思与展望》,载《武汉大学学报》2022年第3期。《新华文摘》2022年第14期、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2022年第7期全文转载,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》2022年第4期部分转载。

3、《西南茶马古道: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千年回响》,《光明日报》,2022年10月10日。转载见附表:

4、《西南茶马古道:中外交流的桥梁与纽带》,《光明日报》,2022年10月4日。转载见附表:

5、《西南茶马古道:汉藏交融的千年大通道》,《光明日报》,2022年1月25日。转载见附表:

6、《中华茶文化的源流、概念界定与主要特质》,载《农业考古》2020年第5期,《新华文摘》2021年第2期全文转载,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·历史文摘》2021年第1期转载。

7、《唐代长江流域的茶叶种植与饮茶习俗》,载《江汉论坛》2019年第11期,《新华文摘》2020年第3期全文转载,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·魏晋南北朝隋唐史》2020年第1期全文转载。

8、《信息不对称与近代华茶国际贸易的衰落》,载《历史研究》2016年第1期,被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·中国近代史》2016年第8期全文转载。

9、《宋代笔记及类书中的岁时民俗研究》,载《江汉论坛》2014年第11期,被《新华文摘》2015年第4期篇目辑览。

10、《人文重镇形成的文化生态》,载《江汉论坛》2013年第3期,被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》2013年第5期全文转载。

11、《唐代茶叶及茶文化的域外传播》,载《武汉大学学报(人文科学版)》2013年第3期,被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2013年第11期全文转载。

12、《唐代长江上中游地区的岁时节令》,载《武汉大学学报(人文科学版)》2008年第6期,被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稿》2009年第1期学术卡片转载。

13、《唐代长江上中游地区的饮茶风习》,载《江汉论坛》2005年第2期,被《光明日报 新论集萃》2005年4月18日转载。

14、《唐代长江流域民俗文化散论》,载《武汉大学学报》2000年第5期,被《新华文摘》2001年第1期篇目转载。

15、《秦国的人才开发》,载《武汉大学学报》1999年第4期,被《新华文摘》1999年第11期篇目转载,《人大报刊复印资料》全文转载。

16、《毛泽东成人教育思想初探》,载《武汉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1995年第5期,被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》1995年第6期全文转载,获中南地区普通高校优秀论文一等奖。

17、《楚国历史文化与南方都市续篇》,载《武汉大学学报》1994年第6期,被《中国社会科学要目摘要》1995年第1期转载,《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》1995年第2期转载。

18、《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初探》,载《高校成人教育研究》1993年第2期,获中南地区普通高校优秀论文三等奖。

19、《楚国历史文化与南方都市》,载《武汉大学学报》1993年第1期,被《新华文摘》1993年第7期篇目转载。被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》1993年第7期全文转载。